• 新站东江企石放生点(新
  • <strong>辽宁哪里放生蝎子最好,</strong>
  • 北京放生螺蛳的功德和福

佛法修行
您的当前位置:善缘放生 > 佛法修行 >

仁波切讲解:佛悲魔喜现象背信仰含义

2024-04-28 11:32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69日刊登了三则消息: 一是 "成都宝光寺除夕'头炷香拍卖99万元'";二是"'算命金佛'屹立北京CBD": 2月4日,一尊五米高、身下堆满 "金币"、"金元宝 "的 "金佛 "端端正正。坐落在北京CBD核心区国贸桥旁的 "招财进宝",不少路人表示,CBD商圈厦门前常见摆放的石狮子、麒麟,这尊 "招财进宝 "还是第一次见到;三是 "天宁宝塔可借塔"。甘肃省天祝藏族自治县天堂寺第六世多吉仁波切,西北民族大学藏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多吉仁波切对此发表了自己的看法: 中国民族报》《宗教周刊》第 69 期刊登了

佛教法师扎头发

中国民族报》第69期《宗教周刊》刊登的三则消息,让我想起了佛经中的一段话:"末法时代,魔代替佛,魔现佛身,行魔事,危害佛正法"。佛经中的一段话。这三则信息所反映的情况,在当今世界已不是 "新闻",而几乎成为一种普遍现象。但是,对于这类严重损害佛教形象的行为,佛教界是否真的可以因为司空见惯、耳濡目染,甚至触犯戒律、律法而充耳不闻、随波逐流、随喜赞叹呢?还是应该恪守佛教戒律,维护佛教形象?我想,这样的问题,不仅佛教学术界和佛教高层需要认真思考,凡是热爱佛法、具有正确信仰的佛教僧俗弟子更应该认真思考。

佛教的宗旨是净化人心,佛教的本义是消除贪欲。正如六祖《坛经》所言:"佛为觉(证悟全知),法为正(八正道),僧为净(除三障为净)"。"归于觉,两足(人)为尊;归于正,离欲者为尊;归于净,众中为尊。" "心向觉则恶不生,少欲则财色不侵。心存正念,则无邪念,因无邪念,故无我(骄傲自大)之贪欲执着,名为无欲之尊。心净则无尘、无劳、无爱、无欲,心为万物之尊"。

佛教认为人生是无边无际的苦海,称为 "苦谛",而苦海的根源就是贪婪和憎恨。痛苦的根源是贪婪和仇恨。贪婪和仇恨的根源是无知(愚昧)。污染人的光明心灵,使人变得庸俗和堕落的污染物就是贪婪和嗔恨。因此,贪嗔痴的思想及其导致的行为被称为 "集之本"。消除痛苦和痛苦之因的智慧和方法称为 "道",摆脱痛苦的境界称为 "灭 "或 "涅槃"。苦、集、灭道是佛教教义的概括。佛教认为,无明生贪、贪生嗔、嗔生恨、恨生烦恼,由烦恼而造业,由造业而受苦,沉沦苦海。佛法虽广如虚空,深如大海,但概括起来就是一个 "净 "字。何为净化?就是净化人类的精神世界,也就是净化人心。

仁波切讲解:佛悲魔喜现象背信仰含义

净化的对象是什么?是人心中的自私和贪婪。对治自私和贪婪的方法是什么?就是使用无我、无常和空的概念。用 "无我 "的概念来治疗自私,用 "无常 "和 "空 "的概念来治疗贪婪。佛 "的意思是 "觉悟",什么是觉悟呢?它意味着认识到自然的无私、无常和空性。佛教所追求的净土并不是金壁辉煌的寺庙和金银珠宝制成的雕像,而是一个没有贪婪和仇恨的纯净世界。佛陀来到世间并传授佛法的目的,就是要改变因无知和贪婪而充满冲突和痛苦的人类社会。佛祖释迦牟尼放弃了太子的尊贵身份,离开皇宫隐居山林,身披尸布,食乞食,卧草床,建立了乞丐(比丘)僧团,并为四众弟子制定了清净戒律。戒律规定,僧人应食乞食,每日一餐,不得存放隔夜食物,不得穿粗布和颜色不佳的补丁袈裟,不得存放多余的衣服,不得接触金银,不得听信僧人的言论。佛陀在临终遗言中说:"修行合乎经、言语合乎论、行为合乎法的,是我的弟子;不合乎经、论、法的,不是我的弟子。"

佛教的所作所为必须符合三藏教义,这是必须遵守的基本原则。佛教在特定的地缘文化和历史环境中会有不同的变化,但万变不离其宗,变的只是非本质的变化,作为其本质和本质的规定是不能变的,如果其本质变了,就不成其为佛教了。如果本质变了,也不会成为佛教。比如,离欲除贪是贯穿佛教一切教义的基本原则,离开了 "离欲除贪 "这个前提,佛教的一切教义就无从谈起。

佛教寺院是传承佛陀清净法脉和清净戒律的地方,是培养僧人传承戒定慧三学法脉的地方,是弘法、持戒、修禅的地方,是远离尘世净土物欲的地方。在藏传佛教中,寺院被称为 "洲 "或 "岛",意为寺院是欲海中的 "绿洲 "和 "安乐岛"。意思是佛寺是欲海中的 "绿洲 "和 "安乐岛"。信众到佛寺进香、访僧、拜佛,是为了寻求视听上的清净,享受清净无欲的精神氛围,缓解生活压力。这也是佛寺存在的意义和社会价值。佛教的供灯和供香有着深刻的教义象征意义。灯象征智慧,香象征功德和清净。供灯是希望智慧生起,驱散心中的无明和黑暗;供香是希望香火的清净和功德遍及全身。(在佛教中,"香 "喻善德之名,"臭 "喻不善不德之名,如 "臭名昭著")。佛教中的供品强调的是重心,而不是 "香"。佛教存在于社会的价值,不在于它的敛财功能,而在于它淡化物欲、净化人心的作用,进而带动社会的净化。佛教超越了国界和国际,超越了不同的文化类型,能够像阳光一样照亮精神的大地。佛教的能量源泉是超越物质的独特精神文明。它的价值无法用金钱来衡量。般若经》中说:"以七宝供养满三千大千世界,功德不及说一句般若经"。这说的是佛法净化人心的功德。

在当今社会,以 "了达诸法空相,离诸邪见,少欲知足,财色自在 "为本性的佛,成了爱财、贪财、敛财的 "佛";以 "清净无欲 "为本性的 "离贪之法",成了爱财、贪财、敛财的 "佛"。在当今社会,"佛 "成了爱财、贪财、敛财的 "佛"。"一切尘劳爱欲界,一念不染心 "的清净僧人,变成了贪财逐利、口念弥陀、心想钱财的虚假僧人,禅修传道的净土世界--寺院变成了商店和闹市,佛、法、僧、寺的内在本质意义已不复存在。佛、法、僧和佛寺的固有性质和意义已荡然无存。佛教徒对这种情况有何感想?

"三股势力 "的毁佛毁寺和 "文化大革命 "破坏的只是佛教的外在形式,现在的形式是建庙造佛,而且建的庙越来越豪华,造的佛越来越大,但大多是以 "招财进宝 "为目的的。在佛教中,"招财进宝 "是最重要的,但大多数都是以 "招财进宝 "为目的的商业活动。这种与佛教精神背道而驰的做法,看似 "弘扬佛法",实则是对佛教精神的消解。其危害远远超过历史上所有的灭佛运动。"佛 "与 "魔 "只是一字之差,佛与魔在外表上并无差别,甚至在被无知覆盖的外行人眼中,魔更像 "佛"。比如《西游记》中的 "假雷公"。佛与魔的区别在于净化与污染的精神实质。

佛经中有 "七宝供佛 "之说,有鲜花焚香之说,也有供佛吃斋修道有功德、大福报之说。但没有 "烧大香"、"烧高香 "就能得到 "大福报",就能 "做大官"、"发大财 "的说法,也没有烧香撞钟 "依次"、福报大小 "先后 "的说法。香火大小、烧香撞钟 "序先后、论福祸 "的习俗纯属民间迷信的产物。利用人们贪财求福的心理,进行虚假的迷信宣传炒作,钓 "大鱼 "上钩,靠巨额香火是赤裸裸的违法行为,佛寺岂能做这样的事。

"头炷香拍卖99万元 "的消息还说:"拍卖所得将全部捐给失学儿童和贫困学生,以体现大慈大悲无边无际的人间真谛,是一件非常慈悲的好事"。但是,这家寺庙这次拍卖 "除夕头炷香香火权 "所得的数百万巨款,全部捐给失学儿童和贫困学生的一例,并不能证明这种做法合理合法(佛教)。中国佛教寺院高价出售 "除夕烧头香权 "和 "除夕撞头钟权",已不是个别地区个别寺院的个案。即使宝光寺把拍卖第一支香的权利所得全部捐献给失学儿童和贫困学生,但其他寺院是否把拍卖除夕 "第一支香"、"第一张钟票 "所得的善款捐献给助学助残、救苦救难的慈善事业呢?宝光寺把拍卖 "头炷香权 "所得善款搞捐资助学,却不知以前拍卖 "头炷香权 "所得善款是否也搞捐资助学等慈善事业?

人口稠密、商业繁华地区的寺院平时进香,加上佛诞等节日的法会供奉,收入相当可观。既然履行了佛教救苦救难的承诺,就应该从寺院平时的收入中拿出一部分投入到社会慈善事业中去,为什么还要违反戒律,巧立名目,大肆敛财呢?按照佛教教义,用不正当手段获得的财物(不净物)供养三宝、布施众生是大不敬,造恶业。

戒律是佛教的标志。佛说:"戒律存在的地方,佛教就存在;戒律不存在的地方,佛教就不存在"。如今,佛不像佛,成了 "财佛";僧不像僧,成了装神弄鬼的财奴;寺不像寺,成了卖佛卖法的交易所。佛像和寺院在外观上除了增加商业时代的豪华、夸张并没有太大的变化,但佛像和寺院所象征的精神内涵却越来越少。位于闹市和旅游景点的寺院,钟声和诵经声不绝于耳。

台湾百余年历史的老法师们都是

失去的是佛的精神,而这种精神是无法用金钱来估价的!坐在庙门口的大肚笑佛弥勒佛似乎笑得更开心了。是用慈悲的微笑迎接寺庙里的八方来客送钱?还是把眼泪咽进大肚子里,对众生不哭反笑,无可奈何?就让大家的理智去分辨吧。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