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青岛公园可以放生鸟吗,
  • 青岛公园可以放生鳖吗,
  • 长春放生草鱼有什么寓意

佛法修行
您的当前位置:善缘放生 > 佛法修行 >

揭开心灵的面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神秘解读

2024-04-23 09:44

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简释(五)

接下来,我将解释 "观"。"观 "有三种内容:空观、假观和中观。

何谓 "空观"?简单地说,就是以般若智慧,首先观想一切外境都是缘起性空、虚妄不实,身体是空的,不是真实的法。其次,观自身为四大假合,四大假合终将灭尽,四大之外无有真我。其次,妄心六识无常,根尘之外无自性。

何谓 "妄见"?即以般若智慧观照一切境界,虽悟空义,不废缘起法,随缘应物,不执著一切境界。

何谓 "中观"?就是用般若智慧观一切法为中道,彻悟性相无差别,色空无差别,不取不废,融通无碍。总之,空观不执着诸法(了知诸法无性),假观不舍弃诸法(了知诸法如幻),中观融通诸法--不舍弃而不能取,不舍弃而不执着(了知诸法非有非无、非生非异)。这就是观自在菩萨通过三观获得解脱的方式。

其次,有三种 "自在":

一是观自在,即菩萨以般若智慧证悟了真如本性的境界,能够无碍地证悟一切法;二是观自在,即菩萨以般若智慧证悟了真如本性的境界,能够无碍地证悟一切法;三是观自在,即菩萨以般若智慧证悟了真如本性的境界,能够无碍地证悟一切法。

其次,菩萨在修持般若观照时,能够不假思索地直接、完整地观照五蕴皆空,没有丝毫的间隔和障碍,从而能够清晰地亲证实相。由于这种观照修行的深厚造诣,被称为 "观自在"。

三是自证作用,菩萨行深般若,亲证法身本然,离体离用,一切神通功用皆得自在,能随所缘觉,分毫无碍。自性常住是指自性不变(菩萨能从 "观想般若 "中悟出般若实相,"般若实相 "即自性真如,千古不变,常住不灭,常住即是实相。五蕴是虚幻不实的,只有真如本性才是真正的实相)。由于菩萨修持甚深般若,证悟了 "自性常住 "的真理,获得了解脱和觉悟,因此被称为 "观自在菩萨"。用 "自性 "来形容 "观",说明菩萨的自性来自般若智慧。

综上所述,"自性 "不限于体用两义,前三义,即观、照、行,属于 "用 "的方面(观是观境的自性,照是观智的自性,属于智、因、自利;行是觉悟众生的自性,属于自利; 观照是观智的自性存在,属于智、因、自利;行是众生觉的自性存在,属于慈、果、利他)。后者是所谓 "证得自性常住 "的 "体 "的方面。就前者而言,小乘的修行是为了证悟自性的存在,就后者而言,对众生的慈悲证悟也是以此为原则的。关于菩萨的 "别号""观自在 "的含义,上文已有解释。

现在我们来谈谈菩萨的总称。"菩萨 "一词是梵文 "Bodhisatta "的简称,本应是 "Bodhicitta",但由于我国喜欢简洁,所以省略了这两个字。"菩提 "译为 "觉悟","萨埵 "译为 "有情",合起来的意思是 "觉悟有情众生"(有情众生是指一切众生。旧译为 "有情众生",新译为 "有情众生"。有情众生 "一词甚至包括无知无觉的众生和植物,但不如 "有情 "一词准确。凡是有知觉、有心理活动的人都被称为有情众生,其中包含情感意识、情感洞察力、情感之爱等含义,指的是人和所有动物;所有众生都包括在内。仅就人类而言,"有意识的有情众生 "是指那些觉悟的人)。换言之,求佛道以 "觉己",化众生以 "觉人";也就是求佛果 "菩提",化众生为 "有情"(菩提是所求之果,有情是所化之众生),故称 "菩萨"。

因此,菩萨的基本条件是 "上求佛道,下化众生"。上求佛道是求智慧,下化众生是修功德。前者是智慧,属于理性,是为自利;后者是慈悲,属于物质,是为利他。换句话说,如果一个人具有向上追求佛道的精神和向下改造众生的责任,既有慈悲心又有智慧,既利己又利他,就可以称之为 "菩萨"。细究起来,"菩萨 "有三层含义:

第一,自利--自觉,即菩萨是已经 "悟道 "的 "众生"(不是一般处于迷悟状态的众生)。另一种说法是,菩萨虽能悟道,但仍有微细的情见;即使是等觉菩萨,也还有一定程度的生相无明未破,虽 "悟道",但仍有情见,所以称为 "悟道众生"(这里的 "悟道 "是指已经 "悟道 "的 "众生",而不是一般的迷悟众生)。(这里的 "觉 "是指菩萨的自我觉悟,"众生 "是指菩萨自己)。

二是利他--觉他,是指菩萨不仅自己觉悟,还能以大悲心开启其他 "众生 "在生死苦海中的 "觉性",使其回归觉悟之道,共同解脱,故称 "觉众生"(这里的 "觉 "指 "觉悟他","众生 "指一切众生)。

揭开心灵的面纱:《般若波罗蜜多心经》的神秘解读

第三,自利--自利利他,是指菩萨修行六度万行,希望成佛,而为了成佛,又有义务帮助众生。因此,菩萨既要成就佛道(自利),又要度化众生(利他),故称 "觉有情"("觉 "指佛道,"有情 "仍指众生)。

所以,要具備這三個意義,才稱得上是菩薩。如果我们要立志成为菩萨--就必须彻底地 "上求下化";一个彻底 "上求下化 "的人就是菩萨;因此,我们每个人其实都可以成为菩萨,只要我们有和菩萨一样的誓愿和志向。(在本经中,空的一句是 "智 "的作用,灭苦的一句是 "悲 "的作用,这是菩萨 "悲智双运 "的体现。这也是菩萨 "悲智双运 "的体现。此外,"空 "句说 "无我",这是修行--自利的一面;"灭苦 "句说 "大悲",这是救济--利他的一面。这也是菩萨无我大悲的表现,是自利利他的)。

所谓 "观自在菩萨",是指他能 "观 "诸法实相:

他能 "观 "诸法实相,得大 "自在",不为境界所转,以 "自觉觉他"、"自利利他 "的精神,救度一切迷途痛苦的众生,故称 "观自在菩萨"。

待续


参考资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