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法师 放生,圆因法师:普
  • 新站东江企石放生点(新
  • <strong>辽宁哪里放生蝎子最好,</strong>

佛法修行
您的当前位置:善缘放生 > 佛法修行 >

觉悟者的修行:从初悟到成佛的历程解析

2024-05-06 10:09
觉悟者的修行:从初悟到成佛的历程解析

蓝岩悟道系列之一

从悟道到成佛

人们常说:"开悟的兰言,成佛的法华"。也就是说,《楞严经》讲的是开悟,《法华经》讲的是成佛。那么,什么是开悟?什么是成佛?两者又有什么关系呢?一般的理解是,悟是明心见性,即见道的境界,佛是修道后证道的境界;因此,禅宗讲,悟后开始修行,修行圆满即成佛。这是书本上经常出现的答案,我希望在下文中与大家分享自己的一些思考和感悟。

佛教的许多名称都很难理解,或者说,即使我们理解了它的含义,要想真正领悟其内在意义,往往还有很长的路要走。为什么会这样呢?以游泳为例。我们跟着老师学习游泳,起初,老师总是用一些比较专业的术语来让我们理解游泳的过程和其中的关键技巧。经过一段时间的学习,我们终于明白了游泳是怎么回事,然后也能告诉别人一、二、三,但这并不意味着我们真的会游泳了。要想学会游泳,就必须下水去尝试,然后把学到的理论知识转化为实践经验。

其实,在解决实际问题时,往往能发挥作用的,并不是学到的理论,而是自己在游泳过程中不断摸索出来的实际经验。这些实际经验,当我们再去描述的时候,会更加生活化,也更容易理解和接受。下面的分享更多是从生活经验的角度出发,而不是纯理论的角度。当然,即使从生活经验的角度,也离不开文字,所以还是希望能从文字的描述中切入。

让我们先来看看 "悟 "这个字。"悟 "字是 "心 "的 "悟 "和 "吾 "的 "吾 "的 "悟"。什么意思呢?就是 "我心 "的意思。因此,"悟 "就是 "开我心"。相反,如果一个人没有开悟,他的心就不是开放的,而是封闭的。那么它是被什么封闭的呢?它被尘埃封闭。被尘埃封闭的心是什么呢?那就是妄心。妄心就是得失心。看看 "妄 "字,《说文解字》解释为 "乱"。试想,失去了女儿,作为父母,内心怎能不 "乱 "呢?如此说来,人之所以有苦有乐,就是因为存在这些有得有失的妄心。那么,我们该如何摆脱这种患得患失的妄心呢?

一般来说,大家学佛之后,都知道要想去掉妄心,必须经过禅定的修炼,于是一些实际的修炼方法就出来了。其实,修行就是修妄想心。但这个 "心 "在哪里呢?当我们试图找到它时,会奇怪地发现根本找不到,也不知道它在哪里。那么问题来了,既然找不到,又如何培养呢?这不是很让人着急吗?别着急,我们来看看《说文解字》对 "吾 "字的解释:吾,觉也。而对 "觉 "字的解释是: "觉","悟也"。这很有意思,即 "觉 "是 "悟","悟 "是 "觉",合起来就是 "觉"。这个 "觉 "字,一个 "见",一个 "学"。什么意思呢?从看到的东西中学习。所以,这个 "觉 "实际上为 "悟 "提供了一条切实可行的途径。换句话说,一旦我们关注所见所闻的境界,不执着的心就开始有了安身立命之所。从这个角度来看,"觉知 "就是通往 "开悟 "的途径。这就是为什么我们常说二手修行者是 "独觉",一个人看花看水就能开悟。

这个外在的见闻境界就是我们的业力境界,如果没有业力境界,我们能造业的心就无从谈起。所以,我们一谈到修心,其实就要选择一个明确的境界。没有这个边界的境界,修行就是一句空话。这样一来,问题又来了:我们的妄心是因为执着于这些外境而产生的,现在又要借助这些境界来修行,这不是很矛盾吗?其实,这并不矛盾。俗话说:"解铃还须系铃人"。问题出现在哪里,就要从哪里解决,逃避的结果只能是自欺欺人。换句话说,同样的境界可以是蒙蔽心灵的障碍,也可以是唤醒心灵的助力,至于扮演什么角色,就看我们自己的选择了。

认识到悟性取决于境界,我们现在要讨论的问题是,我们应该选择什么样的境界。之所以说 "选择",是因为我们要过主动的生活,而不是被动的生活。当然,如果我们选择了,我们可能会选择一个不适合我们目前条件的境界,那样的话,我们就选错了境界。如果我们选择了错误的境界,不仅不会有好的结果,还会产生坏的结果。坏的结果,就是我们不仅不能开悟,反而会越来越迷茫,生活会越来越痛苦,生命的质量会越来越低。

我们先来看看传统的修行方式:打坐、诵经、持戒、诵经等等。我们先来看看每种方式的境界是什么?参禅的境界是 "语",念佛的境界是 "佛",持戒的境界是 "戒",诵经的境界是 "经"。那么,这些修行所依据的境界就是文字、佛、戒律和经典,对吗?答案恐怕远非如此简单。如果不是这些,那么境界又是什么呢?其实,境界就是众生,准确地说,是众生内心的迷惑和苦乐问题,是众生心的问题,也就是说,任何佛法的修行实际上都是以众生的妄心为众生心的境界。因为妄心的存在,众生受苦无量,因为不忍众生如此受苦,所以发愿修行。有了主体境界这样的内容,人的修行就有了无穷的动力。事实上,在生命境界的这一层面上,自己的生命和众生的生命是一体的,因为自己的心和众生的心都是相通的,自己的问题解决了,众生的问题就有希望解决;反过来,众生的问题解决了,众生的问题就有希望解决。如果做不到这一点,那该怎么办?那就只能闭关修炼,努力做人。大家都知道,传统的修行方式是直接面对佛、法、僧的境界,这也需要我们内心有相应的境界,否则效果不会太明显。因此,当我们在修炼上看不到任何进步时,就应该考虑把目标降低到目前所能达到的水平,做好自己的人生。这看似简单,其实很难。为什么呢?

我们先来看看 "事"。什么是 "事"?说文解字》说:"事,职也。事 "的意思是 "职务 "或 "职责"。那么什么是 "职 "呢?说文解字》说:"职,记微也。从这个词的构成来看,它的意思是要仔细聆听对方的发言,不放过任何细枝末节,并将其记录下来,以尽自己的职责。要做到这一点并不容易!同样的事情,交给不同的人去做,结果往往大相径庭。有的人完全偏离了你的初衷;有的人没有偏离,但遗漏了很多东西;有的人把事情做得非常漂亮,还考虑到了一些你没有考虑到的东西。很多佛弟子在学佛之前,行动力相当强,上面安排了一个任务,能很快去落实;但学佛之后,行动开始变得迟缓、犹豫,瞻前顾后,满脑子都在考虑什么初衷啊、什么因果啊,总之,谈了一大堆,就是没有行动力。在这种情况下,你的法理讲得再好,也很难让人产生信任感。

让我们再来看看 "人"。什么是 "人"?有一种说法是:"仁者,人也。换句话说,当我们谈论 "做人 "时,我们不是孤立地看自己是怎样的人,而是看自己是怎样对待周围的人的。如果我们总是自我感觉良好,结果周围的人对我们有很多看法,也就是说,我们已经给周围的人带来了很大的困扰甚至痛苦,而我们自己还不知道。如果是这样的话,这个人做人就真的失败了。做人,其实就是要培养自己对周围人苦乐的敏感度,能够把周围人的苦乐时刻放在心里,而不是沉浸在自己的感受中不能自拔。如果真的是这样,我们就会对身边的人越来越麻木,越来越无动于衷,最终会觉得 "别人的好与坏,对我来说根本不重要"。这样,人就会变得越来越孤独和寂寞。

从上面的描述来看,无论是做事还是做人,其实都有一个明确的境界,而这个境界对于普通人来说是非常具体和可操作的。只要我们愿意,就可以一直在这两个方面不断改进和进步。这样,做事的能力就会越来越强,待人接物的礼貌也会越来越懂。古人云:能者在其位,德者在其位。做什么事都能尽心尽力,自然就有好位置;懂得待人接物,自然就有好位置。一个人如果能够这样脚踏实地,妄念自然会慢慢减少,真心自然会慢慢打开,一直努力到极致,境界又算得了什么呢?就是说,智慧到了极致,慈悲到了极致,当然就是三界法王,就成佛了。


参考资料